上个月和一位深圳科技公司的CEO吃饭,他吐槽说:“现在年轻人加班靠画饼,股权激励够不着,年终奖发完人就跳槽...” 这话让我想起去年帮某游戏公司做的实验——用通证激励把客服团队流失率从37%压到8%,今天咱们就聊聊怎么把“通证”这个工具用出真效果。
一、先搞懂三类员工通证,别把积分当万能药
很多老板一听说通证经济就狂发积分,结果员工拿着通证只能换充电宝——这玩意儿连星巴克都换不了,谁稀罕啊!根据我的经验,有效通证得分成三档:
- 权益通证(基础款):比如某跨境电商让客服每解决1个投诉得1个“蜜蜂币”,攒够50个能换调休或培训名额。重点在于挂钩稀缺资源——他们甚至把老板的1对1咨询也放进了兑换池。
- 收益通证(进阶款):杭州那家游戏公司的狠招是,把通证和项目利润挂钩。比如美术设计了个爆款皮肤,团队通证奖励按该皮肤利润的0.5%持续分成。最卷的程序员半年攒了2100个通证,直接兑了公司期权池的份额。
- 治理通证(高阶款):适合核心团队。比如区块链公司允许持有100+通证的员工投票决定技术方向,去年他们用这招否掉了CEO想做的NFT项目,避开了市场崩盘。
二、避开80%企业踩的坑:流动性比数量重要
见过最离谱的案例是某制造厂给全员发通证,结果仓库大姐拿着通证问HR:“能抵工资吗?”——没流动性的通证就是数字废纸。这里分享三条防坑指南:
- 内循环场景:别学大厂搞复杂生态,先打通“付出-通证-福利”闭环。比如内容公司让编辑用通证竞标头条位,优质内容阅读量达标再返还通证+分红,形成创作正循环。
- 锚定硬通货:上海某律所把通证和客户案源绑定——律师介绍案源得通证,消耗通证可调用全所资源办案,胜诉后利润再分通证。现在他们内部通证黑市价炒到1:80元,比发奖金还刺激。
- 设置退出机制:员工离职时,深圳游戏公司允许按通证持有量折价兑换公司产品(比如游戏皮肤终身使用权),既保全情面又延续品牌忠诚度。
三、冷启动秘诀:用“通证工资”取代KPI
KPI最反人性的是什么?达标后激励就断了!而通证妙在能持续积累价值。举个例子:
某SaaS企业销售团队的旧规则:
季度达标奖5000元 → 员工拿钱就松懈
新规则:
每签1单得10通证(基础)
客户续费按比例增发通证(持续收益)
通证可兑现金/休假/培训(即时价值)
结果销售主动教客户用产品(提升续费率),离职率骤降。老板笑说:“现在他们比我还怕公司倒闭,毕竟通证账户存着半年收益呢!”
当然别指望通证解决所有问题。上个月有家餐饮连锁翻车——给厨师发通证却只让换劣质工服,员工集体抛售导致通证信用崩盘。所以说到底,通证是放大镜,不是魔术棒:能把好制度变更好,也能让烂管理死更快。
如果你们正琢磨试点,建议技术部先用BaaS平台(比如蚂蚁链)搭简易系统,成本比定制开发低90%。关键记住一点:让员工感觉通证是“自己的小金库”,而不是“老板的新套路”。毕竟人心比代码复杂多了,对吧?
(PS:那位游戏公司客服主管最近晒了通证兑换的海南机票——这可是她靠解决用户骂娘投诉换来的,够硬核!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