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有没有好奇过,像湖南炒股高手青木这样的资深投资者,到底靠什么在A股市场里持续赚钱?今天咱们就掰开揉碎,聊聊他那些被很多人忽略的选股门道。
说实话,市面上吹嘘“稳赚不赔”的股神太多了,但青木不太一样。翻翻他的访谈,你会发现他反复强调一件事:选股不是猜谜,而是算账。什么意思呢?就是得把公司的“老底”翻清楚——比如财务稳不稳、行业里有没有话语权、护城河够不够宽。举个具体例子,2020年他推茅台五粮液时,就是盯准了它们的现金流和品牌溢价,那会儿白酒龙头确实走了一波行情。但后来市场风格突变,这些白马股集体回调,不少跟风的人亏得肉疼。你看,这就暴露了一个关键点:再好的公司也得看市场节奏。
青木还有个习惯,可能对散户特别实用:用技术指标验证基本面。他自己用通达信编公式,把财务数据(像市净率、ROE)和量价趋势绑在一起筛股。比如某只票基本面不错,但MACD出现死叉且放量下跌,他可能就选择再等等——毕竟“好公司”也得配上“好价格”才算真机会。这种双保险的思路,比单纯追消息或者看K线靠谱多了。
不过我得提醒你,别指望直接照搬他的方法。市场这几年变化多快啊!2021年那些被热捧的白马股,现在有些还在底部摩擦。青木的策略本质是“用长期逻辑做短期决策”,如果你没耐心跟踪行业动态,或者一跌就心慌割肉,效果可能大打折扣。
从我自己的观察来看,青木最值得学的其实是框架:先通过财报和行业地位锁定5-10家优质公司,放进自选池;再用技术指标(比如周线级别的支撑位)等买点;最后严格设止损——据说他单只股的仓位很少超过15%。这套流程未必让你暴富,但能帮你少踩很多坑。
投资说到底是个性化的游戏。青木那套方法,适合愿意花时间研究、又能扛住波动的人。如果你正愁找不到选股方向,不妨拆解下他的思路:从基本面锚定价值,用技术面控制风险,剩下的,就交给时间吧。